欢迎来到数字投资

数字投资

来怎者的投资大变加密将迎局样的一位世界深度思考

时间:2025-09-14 16:37:19 出处:创新阅读(143)

最近重读Howard Marks关于"Sea Change"(重大转变)的概念,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。作为一名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投资者,我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圈子里存在着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:人们往往在事实发生改变后很久,仍然固执地维持原有认知。

繁荣背后的隐忧

说实话,这半年来我总感觉心里有点发慌。每天刷加密Twitter,看到的全是乐观情绪——但这正常吗?毕竟这个圈子里的人,要么靠加密吃饭,要么被社交圈影响,难免会形成信息茧房。就拿Arthur Hayes来说,他确实写了不少精彩的宏观分析,但每篇文章最后总会回归到对中本聪的赞美。这完全可以理解,毕竟他曾经创办过交易所,现在又管理着专注去中心化的基金。但正是这种"不得不看好"的态度,让我感到隐隐不安。

重新思考加密未来

我们正走向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:地缘政治动荡、经济前景不明。在这种环境下,是时候重新审视我们对加密市场的种种假设了。作为把身家性命都押在加密上的人,绝不能躺在"下次减半会带来牛市"这样的陈词滥调上睡大觉。今天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思考。

1. 告别零利率时代

从1980年代开始,我们享受了40多年的利率下行红利。但未来可能要跟零利率说再见了。美联储更可能维持"中性利率"——既不会过度刺激经济,也不会过度抑制。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实际利率可能会维持在0-2%区间,而不是市场预期的2-4%。

2. 2020-21年的疯狂难再现

那轮史诗级牛市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:零利率、风投资金涌入、交易所爆发、算法稳定币和高杠杆基金推波助澜。即便利率重回零点,也很难复制当年的盛况。不过话说回来,当时连楼下咖啡店的服务员都在讨论NFT,这种全民狂热确实不太健康。

3. 收益预期要回归理性

这并不意味着加密会失去魅力。整个加密市场的总市值还不到苹果公司的1/23,增长空间依然巨大。今年比特币的表现已经跑赢了几乎所有主流资产,这种超额收益很难被传统资管机构忽视。想想90年代大宗商品刚进入投资组合时的场景,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。

4. 传统金融终将入场

虽然"传统金融要来了"这句话我们听腻了,但这次可能真的不一样。Coinshare的数据显示,在组合中加入少量比特币就能显著改善夏普比率和分散风险。机构投资者最大的顾虑——监管问题正在逐步解决。像贝莱德申请比特币ETF这种举动,传递出的信号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。

5. 叙事重点的转变

比特币的定位正在悄然改变:从早期的"科技成长股"逐渐转向"数字黄金"的价值存储属性。随着波动性降低,这种叙事会更有说服力。毕竟在经济动荡时期,人们更需要安全港。

6. 价值回归基本面

传统资金的进入会带来更严格的估值标准。到时候,那些没有实质价值的代币恐怕要现原形了。我认识的一位对冲基金经理曾开玩笑说:"现在买山寨币就像在赌场玩老虎机,但未来可能要像分析股票一样研究白皮书。"

几个大胆的预测

基于以上观察,我想分享几个可能更具争议性的预测:

隐私需求爆发:大机构需要更私密的区块链方案,毕竟没人愿意因为一个小错误就损失数百万。

DeFi的合规之路:去中心化金融很难完全逃避监管,但传统金融可能会通过"隔离账户"等方式与之互动。

国家队的入场:某些小国可能会把比特币纳入主权财富基金,作为对美元体系的对冲。

三大新叙事:现实资产代币化、AI+区块链、能源市场创新(比如碳信用)可能成为下个十年的主旋律。

质押经济兴起:以太坊的质押收益可能催生新型金融产品,满足机构对"生息数字资产"的需求。

未来的十年将是加密资产从边缘走向主流的关键期。虽然前路充满变数,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这个领域如此迷人。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,我期待与各位一起经历这场伟大的变革。

分享到: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,仅供参考,希望对您有帮助!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!

友情链接: